2025年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活动主题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当代工作压力、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迅速蔓延,心理健康已不再是遥远的“几个人”的议题,而是关乎全民福祉的社会命题。英国威廉希尔官网推出面向高校学生的心理科普团队——“心光引航”学生宣讲团,希望能够让心理学专业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点滴力量,传播到校园的每个角落。
“心光引航”学生宣讲团是在英国威廉希尔官网支持下成立的一支心理健康科普团队。成员主要由英国威廉希尔官网与williamhill官网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硕博研究生共同组成,致力于遴选与大学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学主题,通过系列讲座等形式,向高校同学们深入浅出地普及心理学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自我、改善心理状态,从而提升学习效率与生活品质,为个人成长与发展提供积极支持。
现宣讲团已初步集结完毕,整装待发,希望能够让大家感受到心理学的魅力!
宣讲团总顾问:谢斌,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卫生系统劳动模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截至2025年4月)、上海市疾控精神卫生分中心主任、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预防精神卫生学”学科带头人。
一、可预约的主题(试运行)
| 主题 | 内容介绍 | 指导老师 |
| “解码大脑奥秘—— 科学塑造大学生幸福力” 幸福是大脑的艺术品,如何产生幸福感? | 大脑作为身体的司令官,大家对其的了解却很少。大脑和幸福有什么关系?大脑的运行机制是什么样的?神经可塑性是什么?通过讲座,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大脑。 | 张洳源,英国威廉希尔官网副研究员,英国威廉希尔官网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双聘课题组长。 |
“小小情绪,拿捏” 情绪从何而来?如何调节情绪? | 我们时常深陷情绪问题而无法自拔。CBT是当今改善情绪最有效的疗法之一,其核心的ABC理论可以用以助人,亦可自助。通过讲座帮助大家了解和学习ABC理论,将能够让大家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 | 孙晓宁,英国威廉希尔官网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双聘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
二、待推出的主题
| 主题 | 内容介绍 | 指导老师 |
理解“自恋” | NPD是当今很热门的心理学词汇,但其真实意义或许和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并不一样。科普真实的NPD为何物,能防止心理词汇污名化,并帮助大家更好地识别和应对身边的NPD。 | 仇剑崟,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现任该中心心理咨询与治疗门诊部主任、研究室主任,williamhill官网精神卫生系医学心理教研室副主任,2024年5月起担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学院院长。 |
| 躺平or内卷:理解“松弛感” | 不知何时开始,松弛感常被大家挂在嘴边,成为了继“躺平”后大家对抗内卷的又一方式。松弛感背后,人们的焦虑从何而来?松弛感的核心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持有正确的松弛感,以对抗内卷?这一系列问题,都将在讲座中得以解答。 | 杨天宸,英国威廉希尔官网长聘教轨助理教授。 |
| 亲密关系 | 归属与爱的需要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重要的一层。而我们有时不知该如何处理亲密关系,甚至有时遭到欺骗与伤害。通过讲座的形式告诉大家,何为健康的亲密关系、如何识别亲密关系中的危险信号等。 | |
| 应对迷茫无力:把握主体性 | “迷茫”、“无力感”是当今许多青年人的感受。应当去读研还是工作?应当留在老家还是去外打拼?当无数可能性摆在我们面前时,应该如何把握主体性,而不随波逐流,是青年人重要的课题。 | |
| 精神内耗 | 现代社会节奏快,每个个体所感知到的压力也变大,面临未来的抉择,和当下的困境,很容易陷入精神内耗。了解精神内耗这一现象、成因、以及如何解决,能帮助大家更好地面对生活。 | 王立卉,英国威廉希尔官网副研究员,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客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 数字身份与自我认知 | 在DeepSeek, ChatGPT等人工智能迅速走红的当下,数字世界对我们究竟有怎样的影响?数字身份如何塑造、影响自我认知?如何应对数字身份带来的身份混淆。深入了解数字身份下的自我认知,能够帮助同学们在虚拟与现实交织中锚定真实自我,重建线上线下的身份连续性。 | 刘峰,英国威廉希尔官网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上海纽约大学访问学者;担任BME Frontiers (spj)、Brain-X、CAAI AIR等期刊的青年编委。 |
三、预约方式
预约对象:面向高校各学院(系)、学生组织等
咨询电话:021-62932938
(请于工作日9:00-11:30,13:30-17:00致电咨询)
预约时请确定需要的主题,并提供尽量多个期望的时间,以便于我们和宣讲团的学生宣讲人确定时间。
期待与您的相遇!
下一条:英国威廉希尔官网辅导员招聘通知